3月22日是第26个世界水日,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的第一天。联合国确认,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“利用自然的力量保护绿水青山”,中国纪念世界水日和积极发展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“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建设节水型社会”。
要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,节约用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决心。截至2016年,全国年总用水量6040亿立方米,每万元GDP用水量增长25.3%。在中国,农业用水量的零增长保证了年复一年的丰收,总用水量的小幅快速增长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快速增长。
坚持“红线”,强制用水改节水,首先从源头上努力。坚持“红线”指标。
中国全面实施了用水总量和强度的“双触摸行动”,迫使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“双转变”。系统顶层设计,实施“双触摸”行动计划,节水型社会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,国家节水行动计划,将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用水指标分解成城市。严格控制总用水量。水利部减缓了53个跨省流域的水量分配,国家发改委已获得20个河流水量分配方案。
严格水源许可管理,对水源许可总量超过或达到控制指标的地区,停止审核新增水源户。五年来,国家在城市新区规划、工业园区等规划中积极开展了200多次水资源论证,为北京新机场等一万多个建设项目开展了水资源论证,减少用水近40亿立方米;对于控制区域用水总量指标的项目,限制水量近10亿立方米。严格控制用水强度。
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,实施32项国家用水定额标准,基本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、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行业的用水定额体系。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建设的用水定额只覆盖面积。
加强用水监测。国家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已经完成,最重要水源户、最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河流省界断面三个监测系统基本建成。已建成全国总允许水量75%的在线监测,中央、流域、省级平台互联互通。
根据规划,到2020年,全国年总用水量将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,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增长23%和20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.55以上。拧紧“水龙头”,建设零增长农业是用水大户,也是最有潜力的节水大户。疏通渠道节水。两年来,中央政府投资232亿元,在248个大型灌区和262个重点中型灌区重建节水设施。
田间“毛细血管”畅通,小农户供水重点县建成2450多个县,主要覆盖农牧县。因地制宜抓节水。
东北地区将推进节水增产,发展高效节水灌溉;西北地区合理控制灌溉规模,大力推广滴灌、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;华北努力收集地下水,发展高压管灌、喷灌和水肥一体化;在中国南方,渠道防渗是最常见的方式,在经济作物种植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,以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。到去年年底,c 要让水“共生”,政府和市场齐心协力节水,政府和市场要“两手抓”,创建长效机制,激发节水内生动力,推动从“要我节水”到“我要节水”的转变。水权改革,确认家庭权利。
以前“水过门,用到底”,现在是权宜之计。2014年7月,水利部自由选择河南、宁夏、江西、湖北、内蒙古、甘肃、广东等7省开展水权试点。
经过三年多的实践,探索了不同类型的确认方法,形成了跨流域、流域上下游、跨区域、跨行业、用水户等多种有效的水权交易模式。建立机制和规则,让水“共生”。
在制度的第一时间,水利部实施了《水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关于加强水资源使用控制的指导意见》,避免购买指标,排挤合理用水。试点地区实施了制度措施:宁夏、江西将水权确认和交易纳入水资源法规,广东省实施了水权交易管理措施。随着水资源向高效领域转移,“向政府要水”变成了“向市场要水”。
宁夏探索农业节水-水权转换-工业高效用水,单方面用水效益从2.9元提高到156元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积极开展农民水权交易,2016年水量603万立方米。推进社会节水。积极开展工业、农业、生活用水领域的节水领军行动,实现各行业节水。
实施《水效标识管理办法》,建立中国能效标识体系。31个省开始了以县为单位的节水型社会合格建设。
本文来源:开云棋牌官网最新-www.iweihu.com.cn